北大首页
考古文博学院
首页
中心概况
考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考古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信息公开
新闻公告
年度总结
教学体系
基本情况
课程体系
成果转化
教师团队
旧石器时代考古教研室
新石器商周考古教研室
历史时期考古教研室
外国考古教研室
科技考古教研室
古代建筑教研室
文物保护教研室
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教研室
教学资源
课程资料
虚拟展览
北大文物
平台入口
首页
中心概况
考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考古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信息公开
新闻公告
年度总结
教学体系
基本情况
课程体系
成果转化
教师团队
旧石器时代考古教研室
新石器商周考古教研室
历史时期考古教研室
外国考古教研室
科技考古教研室
古代建筑教研室
文物保护教研室
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教研室
教学资源
课程资料
虚拟展览
北大文物
平台入口
北大首页
考古文博学院
教学资源
课程资料
虚拟展览
北大文物
教学资源
课程资料
虚拟展览
北大文物
课程资料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源
-
课程资料
清官式大木作虚拟仿真教学实验
实验背景清代官式建筑是指工部或内务府派员监督建造,包括北京的宫殿、坛庙、仓库、城垣、寺庙、王府等建筑,以及在北京以外敕建建筑,具有体系严密、术语规范、工艺多样统一的特点,代表了当时建筑发展的最高水平。大木作,最早见于宋代李诫《营造法式》,其中将建筑的木料工程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两大类,凡与建筑整体骨干构架有关的木构件均归入大木作范围。清官式大木作即清代官式建筑营造中与建筑整体骨干构架有关部分。北...
08
2025-09
周原遗址教学导览虚拟仿真实验
1、实验目的:大遗址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专指遗址面积宏大、内涵丰富、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的大型遗址。大遗址保护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环节。大遗址往往开展考古工作时间早,积累的考古资料丰富,大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既是开展考古和保护工作的重点,也是进行以聚落形态理念为核心的田野考古教学和设计遗址保护规划及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教学实践场地。周原遗址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和灭商之前...
25
2025-06
常见考古遗迹发掘虚拟发掘仿真实验
1、实验目的:田野考古是考古学获取研究资料的基本手段。通过对考古遗址的田野考古发掘培养学生田野考古工作能力是田野考古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考古和文物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尤其是对考古遗址的发掘不可逆,对于毫无实际工作经验的考古、文物保护专业的学生而言,亟需借助数字化的手段通过三维模型构建的仿真考古遗址和文物模型开展虚拟发掘和虚拟修复,为参加真实的田野发掘和文物修复提供基础技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25
2025-06
汉画像石墓结构虚拟教学实验
1、实验目的:古代遗存中有大量的遗迹结构复杂并有丰富的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传统的考古学教学一般采用文字描述、图片和线图展示等方式对这些遗迹进行介绍,往往在遗迹的整体结构和细部特征上难以整合。以汉墓为例,一些结构复杂的汉墓如画像石墓,不仅是砖石砌筑的多间室结构,有墓道、墓门、甬道、墓室、侧室、耳室等复杂结构,而且使用的墓砖、墓门上还装饰有精细的花纹、图案。这些具有复杂细部特征的花纹、图案不仅内涵...
25
2025-06
考古遗址虚拟发掘教学实验
1、实验目的:考古地层学是指导田野考古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也是田野考古教学的重要内容。与地质学中的地层学所不同的是,考古地层学原理涉及到了自然和人工的双重作用,内容十分复杂,除了堆积体之外还有各种人工界面和复杂的叠置、侵入等序列关系。该系统以广州郁南磨刀山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为例,利用多基线数字摄影测量的三维建模方法,构建虚拟仿真的考古遗址地层堆积,并模拟遗址堆积过程和相应的田野考古发掘解决方案...
25
2025-06
田野考古钻探数字化记录与管理系统虚拟操作实验
1、实验目的:当前数字化的田野考古记录和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主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已经启用了数字化记录和管理系统,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和广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发田野考古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系统不仅有助于田野考古数字化的推广,而且通过该系统整合各类田野考古教学资源,利用计算机虚拟田野考古发掘、记录、采样和整理的全过程,可以使学生熟悉田野考古发掘的业务流程,掌握田野考古数字化记录和管理...
25
2025-06
考古遗址常见动物骨骼鉴定虚拟仿真教学实验
1、实验目的: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鉴定是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基础技能,传统的动物考古实验教学使用现生种动物骨骼教学标本,不仅种类有限,而且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实践观摩的需求。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利用双方动物考古实验室的资源对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动物考古实验室的101种、700余具现生动物骨骼进行了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建模,并建设了动物骨骼三维模型数据库。利用该动物骨骼三维模...
25
2025-06
古建筑斗栱的虚拟仿真搭建
栱是中国古建筑特别显著的基本构件,“以材为祖”的材份制度形成了模数制设计、施工的基础。因此对斗栱的识别和认读非常重要,对于理解掌握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设计原理、时代特征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实验通过三维课件内的虚拟搭建和图文对照观察,了解《营造法式》规定的斗栱构造,及各部件名称。同时对《营造法式》原文中各构件的制度有所了解,结合《营造法式注释》的配图,对各部件的图样和尺寸有较深入的了解。实验...
25
2025-06
古代建筑的虚拟建模
古代建筑的虚拟建模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历史上真实存在并保存至今的古建筑为虚拟建模的对象,使用Google Sketch Up、Rhino、3DMAX等建模软件,根据测绘图建立其三维数字模型。另一类是根据《营造法式》的记载,按照其中规定的用材、尺度,进行虚拟建模。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与掌握:(1)古代建筑的基本结构与构造;(2)古代建筑设计的尺度与模数原理;(3)古代建筑构件的基本时代特征;(4)熟练掌握建模软件的操作。本实...
25
2025-06
基于多种技术的测绘记录与数字化模拟
本实验主要基于本专业在科研、实践过程中积累的软、硬件技术经验和实测数据,演示各类文化遗产对象的测绘、记录要点和成果表达方法。通过本实验使学 生掌握:(1)全站仪、三维扫描仪的操作;(2)木构建筑、石窟寺、城镇聚落、考古遗址的测绘记录技术要点;(3)航拍设备、摄影建模软件的操作和功能特 性。本实验是《文化遗产踏查与测绘实习》、《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教学内容与课件。图:万荣稷王庙的精细测绘三维模型 图:...
25
2025-06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