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概况 - 考古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为响应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所提出的“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从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实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规划,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依托考古实验实践教学中心,于2015年成立了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心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要求,制定了“立足教学,教研融合,面向实习,开放共享”的建设理念,充分发挥虚拟仿真教学的优势,优化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同时针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以及田野实习训练三方面教学实践的需要,面向考古、博物馆、古代建筑、文物保护等专业构建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系统,给学生理论认知与动手实践的实验实习环境。目前来看,效果显著,初步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考古教育的融合,以及北京大学考古优势资源的普及共享。
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教学为基础,重点对考古、博物馆、古代建筑、文物保护等4个专业中实验实践性质强烈的34门课程进行了建设,建成了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文物建筑测绘和保护设计数字化教学、文物保护虚拟修复和数字化保护教学、博物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四大模块,大大加强了各专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教学效果显著提升。中心建设的《清官式大木作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于2020年获得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类)。